烟花爆竹炸伤如何急救?
年关将近,年味渐浓.不由得又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燃放烟花爆竹大家都知道,四大发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而其中之一就是火药.老祖先这一重大发明本来主要是供生产和战争使用的,只是过年时偶尔使用一下“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年时候,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气氛,但是每年因烟花爆竹炸伤的也不少,因此有必要提前给大家做做科普。
烟花爆竹炸伤,除了普通的创伤还有爆炸时热能释放导致的烧灼伤。通常情况下,我们可根据伤情不同做针对性处置。例如:
1. 皮肤破损
处置:用干净的敷料覆盖伤口。
原因: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皮肤破损后外界的细菌很容易入侵导致感染。
作用:隔绝外界,防止感染。
2.皮肤烧灼伤
处置: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通常要冲洗超过15分钟,直到疼痛减轻为止。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棉垫或者毛巾等覆盖伤口。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撒上止血.而被炸后,皮肤有烧烫伤症状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头面部被灼伤时,应取冰块用消毒纱布包住做冷敷.
原因:烧灼伤后深层组织会有持续的热损伤,皮肤破损有感染风险。
作用:冷水冲洗可以立即降温,减轻热损伤,同时可以清洗伤口,减轻疼痛。敷料覆盖可防止感染。
3.伤口流血
处置:用干净的敷料覆盖伤口,用力加压止血。
原因:出血是外伤第一大死因,止血也外伤处置的首要任务。
作用:防止感染的同时止血。
4.骨折
处置:找一个坚硬的外物固定支撑骨折两端。
原因:骨折断端可能会非常锋利,如果没有妥善固定,在搬运时会损伤周围软组织。
作用:固定骨折端,防止二次损伤。
特别提示:被鞭炮烧伤后,不要用盐水、牙膏、面粉等涂抹眼部,因为伤口的创面已经受损,这个时候再用这些东西涂抹会因为刺激导致感染。”医生表示,市民常用的醋、牙膏和酱油并不是急救药,使用它们反而会增加伤口清理的难度,并且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有两种特殊的外伤需要单独科普一下。
1.断指
烟花爆竹爆炸最容易伤到手,如果爆炸威力巨大,则可能会直接将手指炸断。
处置:手指断端包扎止血,断指用纱布包好,再用塑料袋包裹防水,在塑料袋的外面放置冰块。不能用水,更不能用酒精或碘伏直接浸泡断指。
原因:断指在6-8小时内可再植,所以断指要妥善保存,但是直接浸泡会加速断指坏死。
作用:低温环境保存降低断指的细胞代谢,延长再植存活的时间窗。
2.眼睛炸伤
处置: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即可,不能用水冲洗,更不能揉捏眼睛。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
原因:眼外伤通常会导致眼球破裂,眼球破裂时用水冲洗或用手揉捏可能会将眼球内的“零件”冲洗出来,也有可能将脏东西冲进眼球内。
作用:覆盖伤口可防止感染。
除此之外,还特别提醒大家,春节期间放烟花炮竹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择合法的销售网点购买鞭炮。购买时应选购外观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的产品,产品标志应完整、清晰,有正规的厂名、厂址、有提示语、中文说明等。
二、不要购买、燃放危险性大的鞭炮。市民一般应选购药量相对较小的c、d两级玩具烟花,摔炮、拉炮、砸炮等放鞭炮爆炸感度低,遇到摩擦、碰撞极易发生燃烧、爆炸,存放、燃放时潜在危险性很大,不宜购买。
三、注意放鞭炮储运安全。不要一次购买数量过大的鞭炮,家庭内应尽可能减少储存数量,缩短储存时间,放鞭炮的存放处必须远离火源、气源、电源。
四、不要在禁放场所和区域,以及禁止燃放的时间放鞭炮,应在空旷平坦、无障碍的户外场地燃放。
五、文明燃放。不要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放鞭炮;不要从建筑物内、屋顶、阳台向外抛掷放鞭炮;不要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
六、儿童在放鞭炮时要有成人监护,大人应认真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因放鞭炮造成伤害。
七、放鞭炮在燃放中出现异常情况,不要马上上前查看,应等明确原因后再处理,最好能用水将报废的放鞭炮浇湿。
八、放鞭炮时注意防火。燃放区域内的市民在过节前把阳台、平台、屋顶、天井等处的可燃物清除,把挂在室外的可燃遮阳布、空调保护布等纺织品暂时收起,预防放鞭炮引燃可燃物后引发火灾。市民在离家外出前要把门窗关好,防止飞来放鞭炮引起家中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