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养护指南:10条小技巧,让你的心更强大
前两天,当大家都在准备过元旦、跨新年的时候,在天津发生了一件惊险的事。一辆小型客车在马路上突然停车,巡逻中的交警大队辅警发现了异常,了解到小客车司机是突发心脏病,在晚高峰期间,仅用了20分钟就将患者送到了医院,在跨年夜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
2019这一年,各方媒体报道了不少突发心脏病导致的悲剧事件。通过大数据来看,最近几年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已超过癌症,高达40%。研究发现,患病率升高、致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改变。
现代人的累,不只是身体累,还有“心累”
学习、工作、经济压力三座大山
让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压力倍增
有些人,时常感觉胸闷、心慌
那么,我们怎样
才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呢?
十条“养护心脏”的小技巧
每天做一条,帮你“强心”又健体
01
技巧:选择植物油烹饪。
解释:动物油富含饱和脂肪酸,而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调节血脂、清理血栓,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健康些,做饭时可选择橄榄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以每日20~30g(一般吃饭用勺3勺左右)为宜。
健康饮食标准表
(健康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2.脂肪的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4.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5.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6.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7.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8.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02
技巧: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解释:白肉(如鸡鸭、鱼虾等)脂肪含量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充足,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材,特别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鲱鱼等),因富含ω-3脂肪酸,还可减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风险,建议每周吃2次鱼,但每天肉类总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00g。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0 3
技巧:每周4份坚果
解释:核桃、榛子、开心果等坚果富含维生素和有益健康的脂肪酸,研究发现,每周吃3次或3次以上的坚果,每次约30g(单手抓一把的量),可降低心脏病患病风险。
0 4
技巧:每天1杯咖啡
解释:每天1~3杯咖啡或3~6杯茶,不只能让人清醒,还可以降低中风和心脏病风险,但喝咖啡不宜过浓过量,过量饮用同样有害健康,且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喝为好。
0 5
技巧:开始戒烟戒酒
解释:不论多大年龄,都可以从戒烟中获得益处,它可使冠心病总死亡率降低36%左右。另外,虽然有研究表明每天饮用1个标准量的葡萄酒(约114ml)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但考虑饮酒会增加其他疾病风险,还是不喝最好。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0 6
技巧:每天睡够6~8小时
解释:睡眠不足(<5h)或者过长(>9h),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所以要保证每天6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同时规律作息。
规律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0 7
技巧:保持一颗乐观的心
解释: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抗压能力更强,血压水平和胆固醇水平相对较低,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也会更低。研究发现,快乐程度每多1个等级,患心脏病的几率就减少22%。
0 8
技巧:每天称称体重
解释:超重(BMI*≥24)、内脏脂肪性肥胖(VA**≥100cm2 )或体脂率过高(男性≥25%,女性≥35%)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在健康范围内可预防高血压、改善脂代谢和血小板功能,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的办法。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以上身体指标,使用华为智能体脂秤 2 Pro,上秤即知。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VA:腹内脂肪面积
0 9
技巧:学会离开板凳
解释:久坐不仅会长肉,还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并且这种危害很难通过运动去消除,所以平时工作,每隔30分钟至1小时应尽量站起来动动,更不要贪恋翘二郎腿、盘腿坐和“瘫”坐。
1 0
技巧:每周运动3~5次
解释:每周3~5次低、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加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增强机体对心血管疾病的耐受性,保护心脏。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另外:
保养心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要控制体重,肥胖的患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需要通过平衡的饮食和勤加锻炼控制体重。饮食上坚持低脂肪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但不要一点含脂肪的食物都不吃,应该适度摄入脂肪,否则更加不利于身体健康。少吃蛋黄,防止胆固醇过高。快走,多运动,坚持每天适度运动二十分钟,可降低患心脏病的概率,以快走的效果最好。戒烟限酒,吸烟的患者患心脏病的几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群,适当的少量饮酒对心脏影响不大,但是饮酒过大,也容易患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