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猝死,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约有2000万人,每年约54万人心脏性猝死,我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近几年,心脏病患者至少“年轻”了10岁。
我国心脏猝死人数如此之多,主要原因是引发猝死的多种因素未被有效控制,并有加重趋势,包括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发病有升高趋势。而且,随着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长期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长期熬夜、抽烟、喝酒、严重缺乏运动等原因,年轻人猝死人群与日俱增。
此外,过度运动也可能是猝死“凶手”。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员猝死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脏,生命的动力之源。一颗正常心脏的跳动需要一套完整的电流传导系统。奇妙的是,这套系统中各部位的活动频率并不相同:
l 窦房结:约为60-100次/分
l 房室结:约为40-60次/分
l 浦倾野纤维:约为20-40次/分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会自我协调,但当受到疾病影响时,就容易失调。例如,大部分濒临猝死的人都会出现室颤。
正常心电图
室颤心电图
室颤让心脏失去泵血功能,无法完成血液输送。如果不及时处理,室颤会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搏停止,这时抢救成功的几率非常渺茫。
由于猝死突然发生,很多人发病不在医院,而是在家中甚至公共场合,使得及时抢救变得困难。据统计,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心脏骤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几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立即抢救:
第一步,拨打‘120’紧急呼救。
第二步,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按压幅度为3至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30次心脏按压辅以两次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