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室栏目
  • 产品中心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栏目导航  /  News
  • 收藏宝典
  • 专业会议
  • 招标公示
  • 导师团队
  • 招聘信息
  • 找代理
  • 医械商机
  • 技术支持
  • 找专家
  • 找售后
  • 找资金
  • 找科室
  • 找工作
  • 找企业
  • 医院风采
  • 医械讲堂
  • 视频课件
  • 应聘信息
  • 中标公示
医械锟斤拷锟斤拷 /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医械锟斤拷锟斤拷
关于医疗器械的三大认识误区,90%的人都中招了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11/6 点击:71次

提到医疗器械,大家都会被这个陌生晦涩的专业名词吓跑,觉得那是医生应该了解的,与自己的相关度不大。其实,医疗器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今天安安就给大家来一个关于医疗器械的认识误区大集合,一次性给各位小伙伴扫清医疗器械的盲点。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只是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1.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2.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 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 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对于医疗器械,人们通常有以下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医疗器械与自己很遥远

医疗器械都是高风险的,只有医院才有,只有医务人员才会使用,这是一种误读。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其实,依据风险的高低程度,国家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比较低,普通人可以通过查阅说明书和自身学习,来保障使用的基本安全,这些产品大部分可以家用;第二类医疗器械的风险中等,有一部分产品可以家用;第三类医疗器械使用风险较高,只有少部分可以家用,但应严格按照产品注册证书的适用范围和说明书要求使用。

误区二:保健器材也是医疗器械

把非医疗器械当作医疗器械,如把一些健身、“增高”、“减肥”及一些保健类产品当作医疗器械,这是不对的。每一种医疗器械都有其相对应的医疗器械注册文号,一类医疗器械是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二类医疗器械是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三类器械和进口器械才是总局注册或备案。而非医疗器械却没有医疗器械注册文号。从这一点,就可以明显区别开来。 

 

误区三:使用医疗器械更有利于健康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使用医疗器械比非医疗器械更有利于健康。其实,这两者不具有可比性。非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它的主要功能不是针对医疗目的,而是产品各自的功效。医疗器械是特殊的产品,它的生产和销售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医疗器械。

现在你们是不是对医疗器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呢?

 

来源:安安食药科谱

 

电话:0351-5252561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55号瑞凰国际家居商城四层401号
Copyright©2018-2019 北京涵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天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