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在那段时间,我们的门诊也接诊了许多位因为类似的因长期使用电脑而导致颈肩疼痛的年轻患者。其中,大多数患者的影像学报告上都写着同样一句话:
颈椎曲度变直
一、人类的史诗
这尊被称为Lucy的南方阿尔法古猿的骨骼标本,是目前人类直立行走最古老的的证据之一,一般认为是人类的共同祖先,被亲切地称为“人类的祖母”。在她的骨骼上就已经出现了接近我们现代人类的脊柱生理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
凭借着这些进化带来的巨大优势,Lucy的子孙后代走出非洲,放眼世界,历经刀耕火种,岁月峥嵘。脊柱的结构成为我们进化过程中坚强的铠甲,却也成为了我们的软肋。人类在漫长进化的史诗中建立了文明,发展出科技。而现代的文明与科技却对我们引以为傲的颈椎曲度发起了嘲讽。
二、现实的嘲讽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数字:
2010年,世界人均每天查看手机为150次。2013年,世界人均每天查看手机为275次。2014年底,中国人均每天看手机次数已经达到450次。根据中国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中国目前11.4亿移动网络用户,人均单日时长已高达358.2分钟,即约6小时。
我们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男性约为15~22°,女性约为15~25°,平均20°。
前凸的颈椎正像一张完美的弓形,而维持颈椎曲度的肌肉、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就像是拉紧的弓弦。这些结构的共同作用,维持了颈椎力学结构的稳定和神经管道的通畅。
当我们平视时,头颅的重心正好落在身体正中。而当我们长期伏案低头时,重心前移,力矩拉长,从而造成了软组织的疲劳,引起疼痛与不适。
久而久之,就如长期拉伸的皮筋一样,最终失去弹性,丧失了维持颈椎正常曲度的能力。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颈椎退变。
退变进一步的加重,则可导致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韧带肥厚等,从而对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造成挤压,造成肢体麻木、感觉活动功能异常等各类临床症状。
据纽约脊柱外科和康复医学Kenneth K.Hansraj教授的研究,当我们平视前方时,我们颈椎所承受的负荷大约为5kg,而当我们以低头60°的姿势看手机时,颈椎所承受的负荷甚至可达到27kg。
27kg,这比我们举重比赛常用的最重的红色杠铃片还要再重2kg。按照以上的人均手机使用数据,合以目前我国的平均寿命计,约有985万分钟的时间在低头玩手机中度过。再算上工作、阅读等其他时间,相当于我们戴着一片杠铃一般的枷锁度过20~30年的有期徒刑。
三、自我的救赎
作为一种慢性退变性病理改变,颈椎曲度变直的预防和治疗并重。
01
首先就是姿势
葛优瘫当然是要避免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在躺卧的姿态下进行阅读、玩手机或看电视。因为这样即使是躺着,我们仍旧处在一个低头屈曲的体式,无形之中仍旧可以对颈椎造成持续的伤害。
02
其次是运动
医学期刊四大名著之一的《BMJ》,曾刊登过一篇《颈痛的诊断与处理进展》的循证综述,文中指出,在颈痛初期,除却手术与药物治疗,所有的保守治疗措施中,锻炼对于颈痛治疗效果的证据是最为确切的。
我们认为合理适度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肌肉的强度和柔韧性,同时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帮助我们更好的睡眠,这些对颈椎的健康都很有帮助的。
我们一般推荐低强度持续性的肌肉训练。基于这个原则,很多权威的医疗与学术机构都推出了相关的锻炼指南或康复操,有助于我们日常的保健。游泳,是我们最为推荐的体育运动方式。水的浮力可以抵消一部分重力对脊柱的影响。同时,抬头换气的动作,缓和地锻炼了我们颈部肌肉的功能。我们一般会建议低头族的朋友,每周坚持游泳1~2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说了这么多,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引用一篇喜闻乐见的著名唐诗,诗中就提到我们总结的这些颈椎保健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一起来复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