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检验工作已经两年余,说起检验科,不懂行的人,就想到自动化的仪器,没什么技术含量,认为就是摁摁开关、上上标本,其实不然,这仅仅是检验最基础的,一般大的医院检验科都设有生化组、临检组、免疫组、微生物组、分子组、急诊组。检验科就只有自动化的仪器吗?今天聊聊在临检工作中的一些感触。
说起临检,大家想到的就是三大常规,又脏又累,最基础,最没技术含量的,以致于现在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待在这个岗位,其实对于检验科的每个岗位,对于临床来说都至关重要,都可以有所为,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去对待它。你不把它当回事,得过且过,那么确实就是机械式上班,这就是所谓的检验匠,检验的没落,我想有一部分也是这个原因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兴趣,不管在什么岗位,只要你沉下心来做,带着临床思维去解读每一项结果,把对标本负责,转化为对患者负责,那么在这个岗位,你肯定能有所收获。
临检三大常规,真的没什么技术含量吗?真的是上个机结果就出来吗?
下面是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一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小朋友因为反复不规律发热,曾就诊多家医院,来到急诊检验科做血常规。血常规数值基本正常,看到血常规的散点图有点异常,复检涂片镜检发现个别幼稚细胞,为了怕误导临床医生诊断,反复推了多张血片,最后发了6%的幼稚细胞,让其拿着结果赶紧去找医生,最后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因为发现及时,为患者的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每次电话随访,小孩子父母都特别感激。
一位家境贫寒老人,因贫血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先后就诊多家医院,输血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但病情反复,以为是血液系统疾病,抱着希望就诊我院血液内科门诊,血红蛋白38 g/L,重度贫血。
遂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查考虑缺铁性贫血,后面在检验科行大便隐血实验时,隐血弱阳性,发现该患者嗜酸偏高,又表现为一个缺铁性贫血,高度疑为寄生虫感染,涂片镜检,发现了钩虫虫卵。
医生遂予以驱虫补铁治疗后,老人的血色素有了稳定的升高,很快好转出院,困扰老人一年的疑难杂症,很快被解决了。
检验人也一直在努力,冰冷的显微镜,孤寂的背影下,有他们的坚守,他们也曾为了明确患者的诊断晚上无偿加班加点,也曾因为晚上临床一个电话咨询结果,深夜跑到科里复查患者结果……希望所有检验人一起努力,把检验技术变成检验医学,有为才有位。
希望该文能转变大家对检验的观念,检验不仅仅只有自动化的仪器,放放标本,摁摁开关,我们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严格的操作流程、报告审核制度,在我们眼中不仅仅只有上下箭头的数据。我们同样为了患者健康,在背后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