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室栏目
  • 产品中心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栏目导航  /  News
  • 收藏宝典
  • 专业会议
  • 招标公示
  • 导师团队
  • 招聘信息
  • 找代理
  • 医械商机
  • 技术支持
  • 找专家
  • 找售后
  • 找资金
  • 找科室
  • 找工作
  • 找企业
  • 医院风采
  • 医械讲堂
  • 视频课件
  • 应聘信息
  • 中标公示
医械锟斤拷锟斤拷 /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医械锟斤拷锟斤拷
肝癌肿瘤标志物只有AFP?这个指标也很重要!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3/14 点击:69次

提起肝癌肿瘤标志物,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甲胎蛋白。是的,目前临床上主要以甲胎蛋白(AFP)结合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综合诊断肝癌。


但甲胎蛋白诊断早期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且假阴性率较高,使患者不能尽早发现疾病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而原发性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所以,提高肝癌早期检出率迫在眉睫。



近年来人类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作为一种新型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出现在临床。正常肝脏在维生素K作用下会产生凝血酶原,但在维生素K缺乏或者肝细胞癌患者中会产生异常凝血酶原。


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作为肝癌诊断的新型肿瘤标记物,与经典的肝癌肿瘤标志物相比具有高敏感性的特点,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二者联合检测,互为补充可以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存活率,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目前已被欧美国家认定为肝癌诊断重要指标,同肝癌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明显相关,其浓度同肝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病灶大小相关,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

让肝癌的诊断治疗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邱志琦,王欣悦PIVKA-Ⅱ、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3377-3379.


 来源:检验医学网

电话:0351-5252561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55号瑞凰国际家居商城四层401号
Copyright©2018-2019 北京涵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天祥网络